讀后感的寫作可以增進(jìn)我們與作家、與作品的互動,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更深的體驗(yàn)和共鳴。這是一些來自讀者的讀后感評論,他們通過自己的閱讀體驗(yàn)和思考,對書籍做出了深入的分析和評價。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女兒托人帶來一書,名《人生若只如初見(古典詩詞的美麗與哀愁)》(安意如著),供我茶余飯后解頤,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書中夾有一紙文字,算是"讀后感"。看后有同感。故摘抄如下,與之分享:
我讀唐詩宋詞是高中階段做的事,大學(xué)里總是以中外幾個名人的小說為伍,走上社會后,忙于家庭與工作,無暇于書刊,簡直與文盲無異。說來慚愧,竟然不知大名鼎鼎的納蘭容若,更不多知紅極一時的安意如小姐。
周日,閑來跟風(fēng),與幾個要好的老同學(xué)逛書市。一本題為"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書吸引了我的眼球。同學(xué)說,都已看過,值得一讀。于是就買了下來。
"人生若只如初見",咀嚼之,卻有道不盡的纏綿,耐人尋味--是美好?是回憶?是遺憾?是流連?可見,說這話的人,必有些許的憂愁和無奈,更是喜好在夢囈里神游,正如納蘭容若的生平。
安意如(張莉),畢竟是80后的小女子,說實(shí)在的,我心里總帶著一點(diǎn)"不屑"。你小妮子有幾分功力來說古?向來只覺得像周汝昌那樣的老蒼頭才有能耐往我等跟前一站,說說三、道道四,也不乏有幾分"文風(fēng)"的肅穆,即便評論一下"林妹妹"之類也覺得是高高在上,而別人不得親近,就像早已作古的56年版的《紅樓夢辯》,能從故紙堆得到一本也是個難,讀后感《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細(xì)細(xì)品讀,果真出人意料。文筆顯得俏皮詼諧,字里行間還雜帶著幾許新潮流的東東,辭句讀來飄逸輕松,對原詩原詞的評品既入骨又溫婉,每一個故事都講得娓娓動人,喜怒笑罵悵然真實(shí)。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從班婕妤到唐明皇、楊貴妃,到白居易,到李白、杜甫、杜牧、孟浩然,到薛濤、霍小玉、柳永、李清照、秦觀、蘇軾、晏小山,再回到納蘭容若;從《詩經(jīng)》說到詩、詞,再說到故事…躲不開的是命運(yùn)的纏繞,理不清的是愛情的永恒。
問世間,
情為何物?
只教生死相許。
萬花紛落,
春草清輝邂逅緣。
淺斟低吟,
一切都在詩歌外。
滿篇才子共佳人,
說情說坎說無奈;
一紙的才情艷句,
道天道地道人生。
清麗風(fēng)雅話際遇,
誰解其中味?
如有來世,我愿做那柳蔭下或泛舟中的婉約才女,或笛、或琴、或棋、或畫,伴著和風(fēng)細(xì)雨,與君淺嘗低吟。
人生若只如初見安意如讀后感
我不是一個文人,也不是一個愛文的人,和這樣文的書籍相識也是出自于身邊有許多的文人。
因?yàn)榕c文人相比自己知道不足在那里,有時身邊的人,第一次問說不會,行;第二次問說沒聽過,也行;可到了第三次再問時,你是什么樣的感受?總之我的感受是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點(diǎn)他們的東西,除了能和他們交流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好象也有了那么一點(diǎn)文學(xué)的細(xì)胞!!有點(diǎn)虛榮,可這樣上進(jìn)的虛榮,我想有還是比沒有好的多。
就這樣我認(rèn)識了這本書,也認(rèn)識了安意如這個八十后的小姑娘,她是個厲害的小姑娘,同是八十后的人,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長這么大的。作者唐詩、宋詞、詩經(jīng)……可以說一切與文人有關(guān)的東西她都能說出原由始末!不佩服不行!!!
還是說一說這本書吧!收獲有以下幾點(diǎn),我也只能是管中窺豹,略見一般。有讀過和有見解的可以共同討論討論。
收獲之一:滿目山河空念遠(yuǎn),不如憐取眼前人。山河象征著國家,就是有在大的報(bào)復(fù),對國家的政治及其他的局面也只能是遠(yuǎn)之卻幫不上什么忙,如果有這樣的國家意識還不能實(shí)現(xiàn),不如珍惜我們身邊的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也是對國家奉獻(xiàn)的更一種表達(dá)方式,不是有一句廣告詞說,每個人進(jìn)步一小步,社會就進(jìn)步一大步嗎!
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去珍惜身邊的人和事,明天就象一張期票,我們想去擁有,但它卻是一個未知數(shù),昨天是一張過了期的支票,有錢也那不到,那今天就是人民幣,是現(xiàn)金,所一一定要好好的把握好手上僅有的現(xiàn)金,花要花出點(diǎn)價值來。
學(xué)會珍惜是一種美德,珍惜人,珍惜事,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珍惜朋友,珍惜家人,珍惜我們所擁有的和尚未擁有的!不要等到什么都沒有才知道什么是悔恨,讀后感《人生若只如初見安意如讀后感》。想每個朋友都應(yīng)該做到: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收獲之二:零落成泥碾做塵,只有香如故。梅花的精神,在冬日里,無論有多么大的風(fēng)雪襲來,都能傲立雪中,不屈不撓,綻放迎春。就連毛主席也有詩云:風(fēng)雪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翹,翹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bào),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從中笑。
梅花有一種氣節(jié),說不出的氣節(jié),在詩人的筆下若隱若現(xiàn),讓人充滿想象。什么樣的氣節(jié),每個讀過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零落成泥碾做塵,即使是化做塵土,無人視見,但卻給人留下一世的清香。是清香嗎?我想有比清香更清香的品質(zhì)。
收獲之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王國維老師的人間詞話中說到讀書的境界,其中的第二種境界就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現(xiàn)在的我也不知道在讀書中這首情感性很弄的詩有什么樣的作用,因?yàn)椴恢詫Υ顺錆M了好奇,我呀,就是一個好奇心很重的人,有時充滿好奇是一件好事,有一種探索的欲望讓我能更好的對讀書產(chǎn)生興趣。
收獲之四:做一個讓學(xué)生讀得懂的老師。這一句沒有詩了,樸實(shí)的`到家,說都能看懂,怎么才能讓我的學(xué)生讀懂,不是學(xué)生的問題,就是我自己的問題了,在我們讀書時,有的書有興趣,有的書沒有興趣,興趣從那里來,書的作者有了百分之九十的起引作用,老師也是一樣,要想讓學(xué)生讀得懂,就要使自己變的有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嗎?看來個人的魅力和學(xué)識還是要提升的,提升到讓他們愛不釋手。
做一個讓學(xué)生讀得懂的好書,就應(yīng)該象有梅花的品質(zhì),牡丹的嬌艷,蓮花的清廉,永遠(yuǎn)都充滿朝氣,和學(xué)生們一道走到他們的世界中,品味童心,品味善良和智慧。
人生若只如初見安意如讀后感
第一次見到這本書的時候,是在朋友家里的書桌上,人生若只如初見安意如讀后感。“人生若只如初見”這句話本是不俗的,只是感覺,若寫書的人連自已的書名也起不好,要套用一句古詩來給自已的書命名,且先不說俗不俗,這種做法不免讓人感得嘩然取寵,所以連翻的欲望也沒有了。
后來,朋友說這本不錯,又因家里實(shí)在沒書看了,再到朋友家,順便捎了回來。
寫書的人是位年輕的女子。她似在談詩,又像在談風(fēng)月,更像是用清麗,感性的筆調(diào),給讀者講一個個凄世絕美的戀曲。曠世的奇才,絕代的佳人,似笑非笑的嫣然,執(zhí)迷不悔的凜然,心照不宣的釋然,讓人不免沉浸在c千百年前才子佳人的愛恨情仇中恍恍然!
從名門閨秀,幽雅賢德的班婕妤繁華過盡,因飛燕合德失龐所作團(tuán)扇歌開篇,引出納蘭容若的“人生若此如初見,”行文巧妙,也灰譏幽默,也不乏言詞的狠毒。
我不甚喜歡團(tuán)扇歌,詩作得還巧妙,比喻打得還好,還憂切動人,我依舊是不喜歡。不喜歡班婕妤愛不敢愛,恨不敢恨的個性。雖安意如評她清高自詡,目下無塵,處處以大閨秀自處,以至失龐后,不哭不鬧,安靜躲開旁人,偷偷的把自已憂傷哀怨揉進(jìn)團(tuán)扇歌里。把古代婦女的美德及柔弱演繹到極致。我只是有點(diǎn)婉惜并不喜歡。如此一個德材兼?zhèn)涞募讶耍Y(jié)局卻甚凄涼。還是喜歡楊玉環(huán)的個性,愛就愛了,從來不去想她眼里的“三郎”是她的公公,是天下曠世的明君。她眼里愛是平等,也不受外界任何因素影響。她呼他如平民老百姓夫妻般的叫著“三郎”,平常人家的小日子,對深宮帝院來言,卻成了不尋常!她在他面前只想做個小女人,有點(diǎn)任性,喜歡被嬌寵,也小心眼般的吃醋。
她愛他,所以受他的恩寵便成了理所當(dāng)然,他受她,也是傾城所付,不,是傾國所付也在所不惜。他因她“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她是個不涉政的嬌憨女人,最終變了風(fēng)云,不知身在福中亦也禍,更不知身系天下安穩(wěn)。王朝動亂,因?yàn)橛兴年P(guān)系,卻不是她的錯,收拾殘局里,卻需要一個“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才戛然而止。愛得嬌憨,愛得純碎,愛得平等。愛到死也無所怨。只求三軍齊發(fā),護(hù)我三郎早日回長安!
人生若只如初見安意如讀后感
“人生若只如初見”是的,也許正如安意如所說,有太多人愛這一句。我亦如此,承蒙生活中一人一事一物的出現(xiàn),予我擁有值得回憶的往往。如果還未厭倦,我愿意一直喃喃自語下去,就這樣不爭朝夕。
記憶有古文云:天不老,情難絕。看作者鑒賞詩詞,大多都配與才子佳人的佳話解讀。而結(jié)局大多曲終人散,縱使愛戀過程顛簸。
還是說世人在月老樹下,渴望的絕非曇花一現(xiàn),而是始于初見,止于終老,守至白頭?不知,不知。又若人生不曾相遇,何來的懷戀初見呢?然而書里詩詞牽引的兒女情長斷然就煞去了這一說,原來初相遇,他們的青春亦已不再安分守己,然后也就成回憶,成了人生若只如初見罷。
“初見驚艷,再見依然”我亦頓然所悟,我未想過,又或許是唯是人生若只如初見的信仰才寫出的那些刻骨銘心的詩詞呢?抑或在他們心中,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啊。至始至終,這種妥協(xié)不知對否,但我深知,這一句永遠(yuǎn)有愛,有力量,且滄桑。
唯念,他們的初見回眸來世輪回亦未擦身而過。盼個地久天長。又想來并非是古人有辛相遇大千萬物,當(dāng)日出東方,此刻的我們也會有那初相遇啊。人生若只如初見,對于我們,抑是一種新的可能和希望。未來抑或現(xiàn)在。
人生若只如初見,我念今夕,在天臺看夕陽從摩天大樓落下,初次感嘆自然與人類共造的良辰美景;人生若只如初見,我念清晨,在灰藍(lán)色的世界里頭頂落下剛枯黃的香樟葉,初次欣喜四季變化的美好。
縱我尚年少,時光靜好,繁華落盡,路過的風(fēng)景我會好好收藏。只緣感人一回顧,若干句人生若只如初見留給未來的你我,剛剛好。或許如此,有情世間,才會愛得簡單,感得簡單。我終于豁然,這本書所帶給我的,是有幸與它相識后亦非初見的感悟,如此美好的感覺啊。
承蒙與你相遇,花朝月夕。作者:徐淑奇。
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人生若只如初見”,納蘭容若的詞。第一次看見這句話是在6、7年前,(忘了是在初三還是高一)小四主編的《島》中的某個故事里面。還能依稀記得那個男主角名字叫畢小浪。后來,專程去查了這句詞,知道了滿清第一詞人納蘭容若。其實(shí)在很小的時候語文課本里面就學(xué)過他的《長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fēng)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那個時候,“納蘭性德”于我只是課本上一個名字而已,甚至能記得他的詞句都記不住名字。
后來逛書店的時候,被封面所吸引,買了一套納蘭詞。才開始了解,這個才情絕代的詞人,才開始癡迷他的故事。
王國維說,在古今詩壇文壇之中,容若排名并不太靠前,而他被譽(yù)為滿清第一詞人,自然是才華橫溢沒錯,但最難得的一點(diǎn)是他至始至終都擁抱著一顆赤子之心,不帶雜質(zhì)的去看待世事,去對待生活,去感受愛情。
他是康熙的一品侍衛(wèi),是康熙朝第一權(quán)臣明珠之子,外公是努爾哈赤第十二子阿濟(jì)格,如此身世,使得他不屑于功名權(quán)利,而可以處處顯露真性情。安意如說,他只是不快樂。不快樂的原因是,他永遠(yuǎn)活在回憶里,出不來,忘不掉。然后不斷的失去又不斷的陷入更深的回憶。容若被深掩在這個循環(huán)之中,仿佛被巫女下了詛咒。
年少的時候,什么都是美的。青梅繞竹很美,青春很美,憧憬的未來很美,與心愛的人共度的時光很美。直到皇帝選秀,世家女子進(jìn)宮,一道宮墻分隔了年輕的男女。我想,那個時候的容若定是做過很多努力的,只是他的身份尷尬的擺在那里,他的父親他的家族都不會允許他去忤逆那個人,去跟那個人爭。那個人,是和他一起長大,一起陪伴讀書的兄弟,是他守護(hù)的敬佩的少年天子。無奈,那個人,他是皇帝,天下都是他的,又何況他的表妹。
十九歲那年,容若被賜婚配,新娘是兩江總督之女。不論是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里評析納蘭詞,還是安意如筆下納蘭的故事里,都把這個溫婉的女子簡單稱為盧氏。而在納蘭詞里,我們能夠知道,他的新娘,叫盧雨蟬。雨蟬,容若。容若,雨蟬。他們,都有著詩一般的名字,詩一般的心性,詩一般的婉轉(zhuǎn)與憂傷。容若少年就以詞而盛名天下,盧雨蟬自是讀過納蘭詞的,想必早就傾心于他。而在那洋洋灑灑寫滿回憶的詞集里,她也肯定是知道表妹的存在的。容若回憶他和妻子在一起的時光的時候?qū)憽百€書消得潑茶香,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能與容若并肩的,想必她也是學(xué)識過人的才女,而我想,她亦是懂他的,懂他每夜的醉意,懂他不能自拔的回憶,懂他的怨懟,懂他的赤子之心。
如果說與表妹的分開,帶走了容若的回憶,讓他的人生沾染上陰霾,那么,雨蟬的陪伴則是他生命中的一束陽光。她走不進(jìn)他的回憶,就只能站在不遠(yuǎn)不近的地方,照拂他,溫暖他,一點(diǎn)一點(diǎn)的把他從回憶里拉出來,牽引著讓他向前看,固執(zhí)的拉著他往前走。
安意如寫盧氏:“她淺笑的臉,新陽熠熠,一如她的人溫暖和煦。她愛他愛得那樣靜好,似是甘心陪襯,為他隱沒在不見天光的地方。”
我能給你最多的愛,就是全世界包括我自己在內(nèi),最愛你。
似乎是上天的懲罰,陽光給予你,你不珍惜那就收回。新婚兩年后,雨蟬因?yàn)殡y產(chǎn)溘然長逝。從此,容若的世界里再沒有了陽光,陷入更深的陰霾。他用之后十年的時間去回憶她,用十年的時間在心里把她雕刻得更深,直到他三十一歲去世。
生離,固然很痛,死別,卻是生命中再無法承受的。
納蘭詞里面,最喜歡《虞美人》:
銀床淅瀝青梧老,屧粉秋蛩掃。采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天微涼,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意識忽有些朦朧。本是隨意走走,不知不覺竟走到了這里,夏末秋初,涼風(fēng)輕撫梧桐,些許落葉。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那青翠的梧桐,已滿是深沉,帶著滄桑的感覺。原來,不經(jīng)意間,時間已經(jīng)過了那么久,久到讓我以為可以把你從記憶中輕抹而去。梧桐漸老,我們梧桐下賭書潑茶的畫面亦不再清晰。蟋蟀仍不知疲倦地低聲吟唱,只是不見了你的身影,不見了你的輕笑。而那些你從前經(jīng)行的地方,也已是雜草叢生。這原本屬于你的園子,卻不見了你的足跡,不見了你的氣息。
無意中,拾到你從前最愛的翠翹。心微顫,那些有關(guān)你的記憶,仿佛只是一瞬間,清晰無比。眼里,腦中,全是你的倩影,和你離開時安靜的笑容。這一刻,我放下所有被努力壓抑住的思念,肆無忌憚地想你,連同那些年少的,安靜的,溫柔的時光。
親愛的,滿目山河空念遠(yuǎn),不如憐取眼前人。
以下摘自安意如《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
“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他的心有別戀,她當(dāng)真不知么。畢竟是夜夜同眠的人,有什么瞞得了?想來,她只是不說,不去和他的回憶爭,幻象著他有日會歸來,只屬于自己一個人。可惜,終究是等不到。
有句話叫,滿目山河空念遠(yuǎn),不如憐取眼前人。當(dāng)時一心糾結(jié)于舊夢的容若未必想得到。直到,這溫婉的女子因?yàn)樘嫠愉廴婚L逝,他才恍悟虧欠她多少。
她遺留在他身體里那枚情感的瘤,在以后的十一年中,如春草般孜孜不倦地蔓延,纏緊他身心,頑固到連容若自己都無法拔除,無法回避。這樣的糾纏,早已超越生死。
青衫淚盡聲聲嘆,融化得了冰山,喚不回已逝的人。他終于看見老天的懲罰----是要他在最完滿的人生中體會到最大的不完滿,像梨花在春光最盛的時候凋謝。
沉思往事立殘陽,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
心懷天下餓死孤舟的杜甫是悲劇,李白不是,有命無運(yùn)的秦觀是悲劇,容若不是。他只是不快樂。在錦繡叢中心境荒蕪,這是他的心性所致。痛苦并不是社會或者家庭給他的。不快樂的原因是,少游于塵世顛沛許久,遂懂得寄希望于美滿,不再執(zhí)著于得到。容若萬事無缺,反而容易執(zhí)著于遺憾,始終為沒有得到而愁腸難解。
人沉醉,卻非全醉。塵世中總有著夜闌獨(dú)醒的人,帶著斷崖獨(dú)坐的寂寥。就算塞外風(fēng)光奇絕,扈從圣駕的風(fēng)光,也抵不了心底對故園的冀盼。
換你心,為我心,使之相憶深。
“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一句清空如話,知己兩兩對坐閑聊,淡而深長,人會老,心會荒。這已不是最初天真到可恥的誓約,而是愛情在愛中翻轉(zhuǎn)輪回多次后,結(jié)就的紫色精魂,看到,會讓人沉著寂靜。
她淺笑的臉,新陽熠熠,一如她的人溫暖和煦。她愛他愛得那樣靜好,似是甘心陪襯,為他隱沒在不見天光的地方。
他站在這里,立在殘陽疏窗下,看見落葉蕭蕭,是西風(fēng)又來過,輕輕翻動心底片片往事,才會驟然間,想起那么多與她生活的枝蔓,被回憶和后悔之心擴(kuò)大,如同放置在顯微鏡下的植物,連細(xì)胞和脈絡(luò)都一一巨細(xì)無遺。
你看得見我沁入血骨的深悔么?彼此可以生死契闊,執(zhí)子之手的人,卻輕輕放過。是的,我愛你一定不及你愛我深,才敢這樣地潦草而輕率。
一切這樣清楚,但是業(yè)已分開太久,時間如水,中間仿佛有河,你過不去。車流穿梭,她,轉(zhuǎn)瞬湮滅在人潮中。
你回首,看見夢里花落知多少?
思量,思量,焉得不思量?
這樣血肉相連,當(dāng)時也只道是尋常。呵,失去之后才銷魂蝕骨的尋常。
往往,越是萬事無缺的時候,我們越會覺得掌心里一無所有。
江山折腰,功名誤人,這道理無人不知。可惜貪一世英名追權(quán)貴煙云,從來是男兒宿命。誰都知道這條路的盡頭是懸崖,唯是誰都也不肯先懸崖勒馬。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是合在一起的;很久很久以前,大地上還是洪荒,沒有人煙;在很久很久以前,女媧煉五彩石補(bǔ)天,捏黃土造人。是的,在那一切混沌未明的時刻,時光如卵,一切的故事還沒有破殼而出,來不及發(fā)展,我們還來不及悲傷。
初見,在杭州的西湖,一個叫白素貞的蛇妖看上了一個叫許仙的弱冠少年。淡煙急雨中,借傘同船,凝眸深處,是心波微漾。
初見,在驪山的行宮,一次皇家的靄見,稚氣明朗的玉環(huán)給皇帝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無法抑制的愛意,促使他設(shè)法納了自己的兒媳,容若在白居易寫下《長恨歌》的千年之后,說出“人生若只如初見”這句話,想來千年初見的那般“回眸一笑百媚生,三千寵愛在一身”該是惹人贊嘆的。
初見,我是蒙昧的孩童,天真無邪,兼被初遇的光彩迷惑了雙眼,看不見世事的崢嶸,投向你,如從斷崖上縱身撲向大海,如此義無反顧。我也知道情深不壽,天妒紅顏,可還是心存僥幸,希望和你是例外。
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古人已早在幾百年前就為世人了這個至理名言。是啊,倘若人生如人人對彼此的認(rèn)識都只是停留在,一見傾心的那一刻,那豈不是很好嗎?婚姻不幸福的媽媽時不時會對我說一句話——“想那時候,你爸爸還說我笑得很甜呢。”我想我大概永遠(yuǎn)也不會忘記媽媽說這句話是的語氣,是那種無限眷念卻又無奈迢迢年華已老去,那時我就在想,我一定不會重蹈媽媽的覆轍,我不會去委曲求全,也更不會在無數(shù)個無眠的夜里悄然落淚,但是現(xiàn)在想起,又有誰能說得清楚這斬不斷理還亂的情絲呢?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不了過去,也回不了當(dāng)初,可媽媽的心里卻還是保留著最后一點(diǎn)對愛的渴望吧。
可是“老天有眼”啊,我偏偏就是喜歡古代的詩詞,而且還是有關(guān)愛情的,總喜歡在媽媽的面前念叨幾句“媽媽呀我崇尚‘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還有‘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還有還有……”唉,我可真是不孝,真是不孝!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但我想,“人生若只如初見”就讓他永遠(yuǎn)停留在自己的腦海里吧,讓他揮之不去,讓他停留在記憶的最深處,讓他成為自己八十歲時還能微笑的時物。
如此,就夠了吧……。
上一篇:感秋。
下一篇:享樂于水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終于斷斷續(xù)續(xù)地讀完了這本書。(照理說應(yīng)該很快讀完的,奈何這樣一本書覺得不靜心讀來,不如不讀,于是……)。
第一次知道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見》是在一站到底的站神姜瑤答題的過程中。初聽到這句詩就超喜歡,于是記下名字,百度了一下,看看她究竟寫了什么,只是言情小說嗎?不是。是這樣一個年輕的女子對于古詩詞的另類解讀。迫不及待地買來看。
也許從她所選的詩句中覺得她所追尋的都是詩人的情事。其實(shí)不然,透過詩詞的背后,她讀到的不僅是一個個凄美或圓滿的愛情故事,更是詩人一生的經(jīng)歷,宦海沉浮,思想歷程等。雖然寫盡了情事,但也只是透過這面歲月寶鑒去觀望世事。最終它超然地與情無關(guān)。這些詩詞也只是每段故事的注解而已。從“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到“欲知心中事,看取腹中書”到“不思量,自難忘”也不過是“人生若只如初見”到“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
以為錯過的,只是一個人。誰知道放棄的,是一生。書頁之間的黑白文字,輕薄,誰都可以談起。他們成了故事,成了神話。
人生之間的每一日夜,厚重,誰都不能輕視。我們也是故事,也是神話!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瑰詞麗文,易寫陌上草曛之歡。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dāng)日愿。
--納蘭容若《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人世如此翻云覆雨,似納蘭說的:“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也似劉禹錫的《竹葉詞》:“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只一首長恨詞,他們卻回不到終點(diǎn),即使最初的開始在等著他們。
玉環(huán)不知,是以長恨。
李商隱詩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彼此太濃膩的糾纏,往往如是。
需要一個死,才能戛然而止。這種決裂是上天的旨意,不允許人彌補(bǔ)。這才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三郎,我誤你,所以“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也一無所怨。只求三軍齊發(fā),護(hù)你早日回長安。
玉環(huán),我并不覺得被誤,從未覺得后悔,只是救不得你,我抱恨終天!
命運(yùn)伸出手來,我們無能為力。有些愛要用一生去忘記,恨,一樣會模糊時間。
若,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他仍是他的曠世名主,她仍做她的絕代佳人,江山美人兩不相侵。沒有開始,就沒有結(jié)束。
何必可惜?曇花一現(xiàn)的驚艷,只要出現(xiàn)一次已經(jīng)可以。荒蕪的本身就是一種保留。因?yàn)殪o默,你永遠(yuǎn)不會了解它蘊(yùn)藏了怎樣深沉如海的情感。
煙花不會讓人懂得,它化做的塵埃是怎樣的溫暖。它寧可留下一地冰冷的幻象,一地破碎。如果你哀傷,你可以為它悼念,卻無法改變它的堅(jiān)持。
曹植用《洛神賦》告訴我們--愛情是不會死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其實(shí),人對美一直有著無悔的追求。哪怕代價是毀天滅地也一樣。
很多事冥冥間自有天意,就像秋香對唐寅的一笑,多少緣分巧合,誰料得清?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唐伯虎沒有一點(diǎn)風(fēng)流本色,君子不敢求淑女,那么,這段愛情就永遠(yuǎn)不會有機(jī)會成為傳奇。
愛一個人,倘若沒有求的勇氣,就像沒有翅膀不能飛越滄海。除非,甘心就此放你離開,否則,還是去君子好逑吧。
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告別了你,在風(fēng)餐露宿的長途跋涉中,我忘記有多少人因疾病和勞累死去。前面的.人倒下去,后面的戰(zhàn)馬跟著踩踏上去。鮮血,混入泥土。我看見一張張絕望的臉。他們在我的眼前沉沒下去。走過去的時候,我不敢回頭,回頭已經(jīng)沒有意義。等我們再經(jīng)過這里時,他們已成了累累白骨,湮沒在泥土中。明天。依舊會有無數(shù)的戰(zhàn)車、戰(zhàn)馬,無數(shù)的人踩在他們身上,沉默走過。
當(dāng)我們不能回頭的時候,我們只能繼續(xù)往前走。
終于可以暫時地駐扎下來,我們是那群死人中的幸存者。應(yīng)該感到慶幸的,可是我剩下的只有對你的思念和憂傷。它們浩浩如江水,我無力地沉淪其中。
最后一顆星終于消失在天邊。仰望天際時,我今夜最后一次想到你。天明,又將起程,
我不知道,明日明夜的此時此刻,我還有沒有命坐在這里思念遠(yuǎn)方的你。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現(xiàn)在,請你原諒我,無法做到對你的承諾。生死的距離太遙遠(yuǎn),你我的別離太久長,不是我不想遵守你我之間的誓約,我的妻,我的眼睛再也無法亮起。
這是一個深沉而無望的愛情故事,一個征夫和妻子之間的愛,沉默到連名字也沒有。他們死后若有愛的墓碑,也許上面也是一片空白。
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陣陣,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有時候,愛只是輸給了生死、時間,以及欲望。
當(dāng)我們回歸心海深處,那片幽藍(lán)深靜中,我是鮫人,依然會為你落淚成珠。
愛是滄海遺珠。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結(jié)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移。
結(jié)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嫣婉及良時。
征夫懷遠(yuǎn)路,起視夜何其。參晨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zhàn)場,相間未有期。握手一長歡,淚別為此生。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生當(dāng)復(fù)來歸,死當(dāng)長相思。
---《留別妻》。
死亡是自私而公正的事,它不許你陪我。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在網(wǎng)上看了幾篇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此見》,很有感觸。古老的東西經(jīng)這樣一發(fā)揮,就一下子活了起來。尤其是納蘭性德的這首詞,更是顯現(xiàn)出了一種現(xiàn)代的生命力。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雨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兒,比翼連枝當(dāng)日愿。”
“納蘭性德(1655-1685):清詞人。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大學(xué)士明珠之子。康熙進(jìn)士,官一等侍衛(wèi)。善騎射,好讀書。詞以小令見長,多感傷情調(diào),間有雄渾之作。也能詩。有《通志堂集》。詞集名《納蘭詞》,有單行本。又與徐乾學(xué)編刻唐以來說經(jīng)諸書為《通志堂經(jīng)解》。”
這是《辭海》上對納蘭性德的介紹。上面這首詞就是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小令,全名為《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作為清代詞人,其聲名自然不能與宋人相比,但這首詞卻是深得年輕人喜愛的,許多癡男怨女都能吟上幾句。但我以為人們對這首詞的理解未必確切。下面就是時下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讀法。
如果相愛永遠(yuǎn)像初識,哪里還會出現(xiàn)婕妤怨秋扇的事情。當(dāng)薄情郎輕易變心時,男女的感情中本來就會出現(xiàn)這類事。想當(dāng)初唐皇與貴妃的山盟海誓猶在耳邊,卻難熬棧道雨聲鈴聲聲聲怨。現(xiàn)在我身邊的薄幸錦衣郎,還不如當(dāng)年唐明皇許過比翼連枝愿。
這是一首以女子的口吻寫的一首怨詞,我很同意這種說法,但如何來怨,這是理解的關(guān)鍵。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哀婉的怨,一種認(rèn)命的怨,一種無可奈何的怨。
就上面這段翻譯來看,前面兩句的解釋是較為準(zhǔn)確的。三四兩句就有些模糊了。從兩句的關(guān)系來看,似乎是說:“負(fù)心的男子輕易地變了心,癡心的女子還在安慰自己:大概這男人跟其他人一樣本是容易變心的吧。”這樣,那后二句就好理解了:“你看那唐明皇當(dāng)年不是在深宮之中纏綿之后曾對楊玉環(huán)海誓山盟嗎?等到馬嵬坡被賜死,苦雨凄鈴之中,楊玉環(huán)又何曾怨恨過李隆基呢?”最后兩句的理解關(guān)鍵在于“何如”二字。這兩個字很容易理解成“怎么像”或“哪里比得上”,這樣講,與上文就連不起來了。其實(shí)這兩個字還有一解,那就是“如何”,“如何”是“何如”的倒裝,“如何”也可說“奈何”,“如之何”或“奈之何”相當(dāng)于說“把什么怎么辦”,項(xiàng)羽在烏江邊上就曾說過:“虞兮虞兮奈若何”,意思是說:“虞姬虞姬啊,我該把你怎么辦啊!”如這樣講,這兩句就能和上兩句連起來了:“明皇那樣負(fù)了貴妃,貴妃都不敢有怨言,我又能把那個當(dāng)時信誓旦旦、說要永結(jié)連理而今又變心了的薄幸錦衣兒怎么辦呢?”這樣解釋,這怨就不是怨恨了,而是一種幽怨了,從形象上來說,也比較符合傳統(tǒng)的女子形象。
無論怎樣解讀,這首詞都有一種凄美,這是大家都能感受得到的。因?yàn)樯罱o每個人的經(jīng)驗(yàn)都是如此,兩個人在一起,無論能否長相廝守,“人生只是若初見”都只能是一種理想,要得有新婚時的感覺,都是需要小別一下的,何況一輩子都在你看我,我看你呢?其實(shí),對于愛情,是還有很多種評價標(biāo)準(zhǔn)的。比如平淡,比如真誠,比如以沫相濡,比如彼此攙扶,若能這樣,即便沒有了當(dāng)年初見時的激情,也應(yīng)該是值得期盼的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還記得安如意寫的《人生若只如初見》,想必一位筆者以納蘭容若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來命名是有深刻含義的,想必它也是被這最美麗而簡單的詞句打動,想必這一句話是最能寫出書中的意境與感情。看完這本書對古典詩詞的美麗與哀愁的剖析,讀過那幾許納蘭容若的詞,還是最愛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它也被廣大的讀者寵愛著,喜歡這一句經(jīng)典是有獨(dú)特的原因,不是因?yàn)榧{蘭容若獨(dú)有的氣質(zhì),不是因?yàn)樵~本身的優(yōu)美,不是因?yàn)殡S波逐流,是因?yàn)樵谶@樣浮躁的世界里,需要他來讓我們更加簡單與純凈。每讀一遍都使我想起我們剛從母親肚子里墜地那一瞬間,對于那時的我們而言,一切事物都是那么美好,我們天真無邪的眼睛里永遠(yuǎn)閃爍著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濁青蓮而不妖的光芒。
兒時,最得意之事莫過于在班級里拿得名次,老人們口中的乖孩子的唯一標(biāo)準(zhǔn)是學(xué)習(xí)成績,所以,我們那時的目標(biāo)就是一股勁的學(xué)習(xí),只為得到老師的喜歡,父母的表揚(yáng)與鼓勵,單純而天真的以為就一直這樣下去,自己會是父母的掌中寶,同學(xué)們心中崇拜者,自己的英雄,但是,事實(shí)卻不總是“人生之初見”。
時光荏苒,度過了十二年的寒窗苦讀,那些勤奮的孩子進(jìn)入了夢想中的象牙塔―大學(xué),這是我們?nèi)松_始變化的重要一站,每一寸時光都是轉(zhuǎn)折點(diǎn),這里,除了滿滿的課表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課外活動的實(shí)踐能力。在大學(xué)的象牙塔里,有的人成績很好,但只是個默默無聞的小生,有的人學(xué)習(xí)成績一般,但是活躍在各大活動現(xiàn)場,備受老師同學(xué)喜歡。時常我們會選擇做后一種人,因?yàn)樗麄冇懈嗟臒艄馀c光環(huán),這些事靜靜學(xué)習(xí)的人不具備的,雖然他們忽視了學(xué)習(xí)的重要,失去了最基本的中心,卻能得到更多的掌聲。很多學(xué)習(xí)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在這時候都迷茫了,很努力的學(xué)習(xí),復(fù)習(xí),好不容易考試成績名列前茅,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成績只是百分之六十五而已。忽然間憂從中來,不知何以解憂,唯有更加拼命地學(xué)習(xí),以求距離式的打開差距。不善言辭的他們開始抱怨,人生若只如初見,那是多么美妙與暢快,在他們潛意識里,成績就是全部,沒有隨著事故改變,用哲學(xué)的觀點(diǎn)來說是用禁止的眼光看世界,用不切實(shí)際的方法解決問題。可是當(dāng)他們徜徉在書海的時候,那種愜意又是誰能體會得到呢。用最簡單的方式去對待身邊的一切,用最初的熱情去學(xué)習(xí)不是一個叫人敬佩的行為嗎?或許這樣的他們只是還沒有真真的的明白有時候“不是直線的距離最短”的道理,他們的心事最純凈的,是最熱誠的,在他們的世界是最有理想的,但方式太絕對與單一。在他們看來,人生就像在開玩笑。他們在一條沒有指示牌的崎嶇小路上行使,很努力的在找方位,緊緊地掌控者方向盤,害怕一不小心掉進(jìn)萬丈深淵,前方有一小束光射進(jìn)眼眶,啊,前面就是安全出口,腰板挺直,全速前進(jìn),最后才發(fā)現(xiàn)前方只不過是另一個小路,只是這時候有了選擇。他們還得重新整裝出發(fā),雖然有收獲,但結(jié)局卻不是想象中的完美。有時人生若如初見,非人生之初見。
好學(xué)的人兒就開始泄氣與懷疑,是否自己應(yīng)該向那些同學(xué)一樣整天忙于活動之類的事情而只是在考試的時候通宵達(dá)旦,臨時抱佛腳。不,也不是這樣的。你們應(yīng)該堅(jiān)持自己最初的態(tài)度,你們身上那份獨(dú)特的獨(dú)有的氣質(zhì)是別人不能分享的,你們與孤獨(dú)做伴,和寂寞為友的時光是最美好,別人最不能做到的,所以,請尊重自己的獨(dú)特,請不拋棄,別放棄。喧嘩的背后總是有各樣的不美好,一切不都會歸于平靜嗎,那些熱衷于活動二忘卻學(xué)習(xí)的孩子會為不能駕馭那份寂寞和孤獨(dú)而煩惱,而不知所措的。他們不知道該怎么樣對待那些最自然的時光。所以,你們應(yīng)該是驕傲的,因?yàn)槟悛?dú)享這份快樂。記住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用最簡單的快樂去學(xué)習(xí),沒必要羨慕別人的霓虹燈。你每一份獎勵背后都是萬家燈火,將你的人生漫漫長路照亮。
當(dāng)然,你還必須有一顆認(rèn)真對待人生的心,因?yàn)槟闱宄刂乐皇且晃兜膶W(xué)習(xí)而沒有實(shí)踐來檢驗(yàn),那只是理論,嘉獎就變成印有不同花紋,具有不同色彩的紙張,沒有任何使用價值。所以,別害怕,走出你熟悉的環(huán)境,和那些“活動家”好好交流吧,相信你會有所收獲,沒準(zhǔn)你也是“天才”。要勇于嘗試與改變才能適應(yīng)未來的世界不是嗎?所以,別怕,走出這第一步,未來就會變得美妙。
還記得安如意書中的漢成帝妃班婕妤嗎?史書上著名的優(yōu)雅賢德的女子,名門閨秀。成帝初年入宮,因美而賢,深獲殊寵。一次,成帝想與她同輦出游,她言到:“賢圣之君皆有名臣在側(cè),三代末主乃有婢女。”退而不敢奉召。那是君王愛戀正濃的時候,因贊她賢,后宮皆逢迎她,傳為美談,仿佛她就是那楚莊王的樊姬,李世民的長孫賢后。她也自得,以為深承君恩,又不沒家訓(xùn),如此的相得益彰。許皇后愚鈍,她是不懂聲色寵冠六宮的人,這樣的好日子怎會長久,如宮名長久。可是這一切的美好卻隨著她的妹妹飛燕的到來而破滅,這是她寂寞的開始,一切都是那么的出乎她的意料,所有漢成帝的憐愛都隨著飛燕阿羅多姿的身段,飄逸的舞蹈戛然而止。山盟雖在,情已成空。
人世如此翻云覆雨,似納蘭容若說的:“等閑變卻故人心,卻倒故人心易變。”她做《怨歌行》,這是她女知識分子的遣情,自遣。班婕妤雖然對自己的處境有一個清楚地認(rèn)識,自清去服侍太后,在成帝死后有申請去味成帝守陵,孤獨(dú)終老。很多人會覺得她是遇人不淑,她似樊姬,可丈夫不是楚莊王,她有無艷之賢,夫君卻絕無一鳴驚人之志氣。她其實(shí)不弱,美貌與才智兼?zhèn)洌梢詾榱朔蚓氖聵I(yè)而忍受自己的思念與愛慕。輸就輸在臺拘泥于禮法,她太規(guī)整,沒有飛燕起舞繞御簾的輕盈,亦沒有合德入浴的嫵媚。她是太正經(jīng),撂不下身份來,總是以自己尊貴的身份以及一個賢德的妻子的身份來要求自己,做什么都要遵循禮教。
當(dāng)繁華過盡,天子與凡人一樣躺在冰冷的墓穴里時,那個曾被他拋棄的愛人,被他冷落遺忘的班婕妤,任在他的陵墓里,陪著她一生一世。只是班婕妤閉目時,會不會想到當(dāng)年剛?cè)雽m的景象,想起那日她坐在高高的黃金攆上,伸出手來,微笑如水的摸樣,她會不會后悔當(dāng)初縮回手去,沒有和漢成帝同輦賞景呢兩相依偎,或者是最親密的時刻。非常短暫,人生若只如初見。若當(dāng)時班婕妤勇敢地走出了那一步,接受皇帝的邀請,與其一起出游,結(jié)局會不會不一樣呢?又或許是當(dāng)漢成帝沉醉在飛燕的舞蹈時,沉溺在合德的溫柔鄉(xiāng)時,能走出那束縛自己的教條與禮節(jié),用自己的美貌與智慧重新贏得漢成帝的喜歡,贏會屬于自己的寵愛,結(jié)局會不會幸福,有很多種可能,但至少不會像這樣的悲涼。有一句話形容班婕妤是你最恰當(dāng)不過―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如果她敢于嘗試,敢于改變,就算是最后沒有成功的挽回漢成帝的心,但至少會讓大家看到一個不一樣的班婕妤,讓漢成帝驚艷。而不是成為大家心目中的深宮怨婦。
說到美麗的女子,當(dāng)然不得不提的是楊貴妃玉環(huán),她與李隆基之間的黃昏戀可是為我們當(dāng)今社會的姐弟戀做了示范。
那場驚天動地的“黃昏戀”開始于驪山,那是歷代皇家的行宮,一個很不叫人安分的地方,比如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事兒就是在這做出的。結(jié)果亡了四百多年國祚的西周。再后來唐玄宗在這里遇到楊玉環(huán),斷送了開元盛世。驪山的溫泉宮是李隆基最喜歡的地方,只是那時候,他最寵愛的人還不是楊玉環(huán)。所以,她做了他兒子壽王的妃,他成了她的長輩,因此才有了后來的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他那時候喜歡的女人是武惠妃,一個精明美貌的女人。之所以喜歡這個女人是因?yàn)樵诶盥』男睦飳ψ约旱牟毮坑兄鴱?qiáng)烈的欣賞和敬仰之心,認(rèn)為自己的祖母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在自己的心中是一個英雄。所以對這個身上遺留著一點(diǎn)祖母和姑姑影子的武惠妃有著強(qiáng)烈的好感和綿綿的情意。在武惠妃病重的時候,明皇決定去驪山過冬,第一次遇見了楊玉環(huán),偶然的邂逅沒有火花,只是皇家例行的一次謁見而已。稚氣明朗的玉環(huán)給明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楊玉環(huán)身上有令人著迷的青春與活力,她聰明但不銳利,融融的,讓人很放松。對中年已過的皇帝而言,是潛在的刺激。在武惠妃死后,這種刺激顯得尤為明顯,孤獨(dú)的大唐皇帝,需要一個新鮮的女人來陪伴后宮的庸俗。雖然56歲的老皇帝偷偷地愛戀自己的兒媳是“不倫”之事,但他還是做了。因?yàn)橛癍h(huán)是當(dāng)世最美的女子,又和他一樣精通音律。昔有伯牙摔琴謝子期,可見知音對音樂人而言有不可阻擋的魅力,何況愛情的魅力遠(yuǎn)遠(yuǎn)不止于此。李隆基是沉溺了,他是“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了,那又怎么樣呢?若不是后來的安史之亂生靈涂炭,若不為天下蒼生計(jì),誰有沒有資格來指責(zé)他的不是。這樣的男人,是天縱的英才,是曠世的名主,本應(yīng)有個絕世的美人做伴,所以李白說得好:“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在她的面前,他不再是一個君臨天下的萬乘之尊,更像個意綿綿,情切切的少年郎,多喜而多愁的有情人。他們的愛多數(shù)是平等的,卸下那些禮節(jié)后,她嬌呼他為三郎,我的三郎,這樣溫馨平等的愛怎能驕傲人不羨慕,又怎能嬌其他嬪妃不嫉妒呢。他們是一生一世一雙人,獨(dú)一無二。她被稱作紅顏禍水,她不知道自身干系天下蒼生,她只是身在福中不知禍,她只在乎自己的愛情,只在乎三郎的情意,忘了三郎的君主身份。可是那又有什么關(guān)系,他們勇敢地邁出了那一步,為自己的真愛忘我,為自己的愛情甘愿被世人恥笑,面對流言蜚語,他們只是用最真的哎來回答所有的疑問。我欣賞這樣的愛情,有勇氣,有魄力。面對這樣一對相愛如蜜的戀人我們只能說一句敬佩。
人生就好比是一張精致的手帕,不管她是由多么纖細(xì)的手織出來的,無論使用多么巧奪天工的刺法,無論看上去是多么的珍貴,只要在陽光下放在手中總是會星光點(diǎn)點(diǎn),照耀出錯位的人生,將原來的唯美折射出瑕疵。構(gòu)成錯位的美。人生若只如初見。見或不見,她又有什么改變,最終都是一樣,必須得到達(dá)你想要到達(dá)的彼岸,在每一個路口,都有一個選擇,你要做到的是用什么樣的態(tài)度去對待,用什么樣的方式去選擇。是堅(jiān)持自己最初的所見所想,還是根據(jù)們自己在人生路上不斷選擇的經(jīng)驗(yàn)與現(xiàn)實(shí)做出自己應(yīng)該有的改變,這個才是最重要的。有時候換一個角度去審視人生,其實(shí)不管是人生若植入初見還是人生之初見都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誘惑,他們讓我們做選擇,讓我們學(xué)會判斷什么時候選擇正確的路口。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安意如的浪漫古典情系列,最愛的便是這一句。仿佛偶然的相遇,驀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為眼光交匯的瞬間,即使時光輾轉(zhuǎn)了千年。初見即是美好,眼波流轉(zhuǎn),微笑蔓延,黯然心動。這份美好是單純而簡明的,或許正是如此亦脆弱的經(jīng)不起時間的蹉跎,誓、言有口卻偏偏有口無心,唯留遺憾清冷如霜雪。
讀《人生若只如初見》常常感傷于安意如那哀婉的文字,因?yàn)槊恳欢挝淖值谋澈蟊赜幸欢蝹械墓适拢脖赜幸粋€美麗且哀愁的女子。她許是“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的李清照,許是“玉顏不及烏鴉色,猶帶朝陽日影來”的班婕妤,許是“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的唐婉,許是…安意如用憐惜的心緒勾勒出男權(quán)社會里一個個心潔如霜雪,花容月貌不減清烈的奇女子,在她的書里古詩詞間的女子不再是一個個任人擺弄的皮影,而成為具有獨(dú)立靈魂的演繹者,生動地演繹著最初的美麗與最終的遺憾,于是人們?nèi)缥野愀袊@: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
通過安意如的書,人們常常體會到支離破碎的美好,那是掩藏于笑容背后細(xì)微的苦澀。世事古難全。我們都遺憾沉重,因?yàn)槲覀円皇治站o了什么也就一手失去了什么,“命運(yùn)像名貴的絲絹,怎樣的巧奪天工,拿到手上看,總透出絲絲縷縷的光,那些錯落是與生俱來的原罪”。安意如同我們一樣,同樣懷戀著曾經(jīng)的美好,在黑夜里獨(dú)自撫慰日久的傷痛,但她比我們多了幾分達(dá)觀,懂得放手。放手也是一種快樂,它讓你擁有更多的時間擁抱未來。
人生若只如初見,初見時風(fēng)華正茂,那份可貴的美麗即使若干年后亦難以忘卻,但也只能停留在回憶里。昏黃的燈光下,細(xì)細(xì)地回憶,或許這也是一種別樣的美好。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人生若只如初見》是安如意的作品之一,主要要是用現(xiàn)代語言闡釋的古典詩詞內(nèi)容上受漢高祖與戚夫人下至清代才子納蘭性德與沈宛,唐玄宗,陸游,溫庭筠,王昭君,楊玉環(huán),李清照魚玄機(jī)于詩詞變幻中講述了古代英雄美人才子才女的不為人知的'愛情側(cè)面。
《人生若如初見》讀后感
《人生若只如初見》這本書可以說記錄了上下五千(年)的人情世故。在這上上下下五千年的歷史情感文化中,我們都遺憾深重。命運(yùn)像最名貴的絲絹,不管怎樣的巧奪天工,拿到手上看,總透出絲絲縷縷的光,那些錯落,是與生俱行的原罪。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希望“人生若只如初見”也許就是因?yàn)椤暗乳e變卻故人心”吧!人心是最難堅(jiān)持的,它易變。帝王與每位妃嬪初見時都有情,只是人心難守,帝王心更難守。班婕妤將趙飛燕與趙合德送入宮后,就斷送了自己的帝王愛,唐明皇也是將眾多女人拋棄后才與楊貴妃相守。而多變的不僅僅是帝王心,是每個人的心。心變后,卻仍能冠冕堂皇地道故人心易變。可恨!可悲!人生不再如初見,或許會沒有心變?nèi)穗x的鬧劇吧!
你雖付出了千年一愛,千年一痛,可是你還可以回到自己的地盤繼續(xù)修煉,你有千年的選擇機(jī)會,可以選擇千年。
雖然這是一本書,但給予我內(nèi)心深處的卻是無盡的傷痛與震撼后默默的眼淚與哭泣。為什么呢?也許是書中無盡的誓言只留下寂寞的等待。我慶幸我沒有出生于古代。
這本書不但闡釋了情與愛。也謳歌了‘有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其反,則是世上最可悲的事,而這本書卻說明了這一點(diǎn)。
也許幾句歌詞可以闡釋這一切:“一段記憶有三生那么長,到最后要用一碗水去遺忘,千年寂寞后你重見陽光,還是轉(zhuǎn)頭又縱身跳火海化成鳳凰。”
這本書說了世界上最難闡釋的一件事:情。歷史上的無助于凄涼。《人生若只如初見》把五千年前的歷史拉入了眼簾,而這本書也以它獨(dú)特的魅力吸引了人們的眼球。,指引著我們探索新的歷史,譜寫新的篇章。
我欣賞“人生若只如初見”的勇氣,但我不希望“人生若只如初見”。我希望的是時間、事情,一切的一切只能向前,或許這樣會帶給我更多的勇氣。而事實(shí)也就是如此,一去不復(fù)返,我只能有更多的勇氣來向前沖,而不是凄凄唉唉地道“人生若只如初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