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將方法呈于案前,即為“方案”。方案的制定需要考慮各種因素,包括資源的利用、時間的安排以及風險的評估等,以確保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舞蹈方案篇一
為貫徹落實《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強化教師隊伍專業技能訓練和實踐能力培養,提高實施素質教育能力”的文件精神,根據《鎮江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管理辦法》和市教育局20xx年教師培訓工作計劃,為切實做好20xx年鎮江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全員遠程培訓的實施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訓目標
1.圍繞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有效備課,以“單元備課”為主題,組織教師開展全員網絡研修,使教師樹立“以學定教”的理念,厘清單元的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系統地掌握備課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師的教學設計技能和教育教學綜合素養。
2.提升教師的職業認同感,使教師掌握快樂工作的方法,加強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意識。
二、培訓對象
(一)網絡研修對象
鎮江市中小學(幼兒園)全體教師,約23000人。
(二)骨干集中培訓對象
本次全員培訓的市和縣(區)項目管理者、班級輔導員,研修指導專家(以市級學科帶頭人和教研員為主)。
三、培訓學科與內容
(一)培訓學科
1.小學:語文、數學、英語、品德與生活(社會)、音樂、體育、美術、信息技術、小學科學。
2.初中和高中: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信息技術。
3.幼兒園:五大領域、保教技能。
4.非任課教師的校(園)長和上述學科外的其他學科專職教師可自主選擇一個學科參加培訓學習。
(二)培訓內容
本次培訓內容共25學時,分三個階段完成。
每個階段設計相應的任務,教師需要學習課程、參加活動、提交作業,同時進行拓展性學習。內容安排如下:
階段任務簡介課程學習活動設計作業設計。
四、培訓策略
1.針對性
本次培訓主題聚焦單元備課能力提升,以本地使用教材第一、二單元為載體,研修任務、課程及活動均緊緊圍繞備課實踐能力的提升。同時部分課程由鎮江市學科帶頭人和優秀教研員與中國教師研修網聯合開發,增強針對性。
2.任務驅動
本次培訓采取任務驅動的方式,為學員設計真實的任務情境和遞進式研修任務,參訓學員可依照任務流程,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在做中學,學中做。
3.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結合
本次培訓將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密切聯系起來,校本研修的主題與網絡研修保持一致,校本研修的成果通過網絡研修社區呈現。
五、時間安排
本次培訓自20xx年8月中旬開始,9月底結束。具體安排如下:
時間事項備注
7月15日前填報、審核學員信息表信息填報方法詳見附件
編班,配備輔導員管理員
8月12日前召開項目啟動暨骨干集中培訓會議時間、地點和參訓對象另行通知
8月15日-9月15日學員在線觀看課程,參與互動交流,撰寫研修作業;研修指導專家和班級輔導員在線輔導、答疑。
其中9月1日-9月15日學員結合遠程學習所獲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提交作業。以學校為單位組織教師研討及實踐,提煉研修成果。
市項目辦對各縣(市)區進行項目中期調研評估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9月30日前召開項目總結表彰會議具體時間、地點、對象另行通知
六、培訓形式
1.依托中國教師研修網遠程培訓平臺,以網絡課程資源為載體,以網絡研修指導為支撐,建立網絡學習班級,配備班級輔導教師,組織參訓學員有效進行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相結合的遠程培訓。
2.通過“觀看視頻課程-閱讀
幼兒園舞蹈方案篇二
為了使新教師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教學的技能,幼兒園將有計劃地對各位在職教師開展基本功培訓。培訓包括:彈、唱、跳、畫、說等技能以及教學活動計劃撰寫指導,如學習活動計劃撰寫、講故事、幼兒早操等。
一、師德篇:
1、熱愛幼兒,尊重幼兒。關心愛護全體幼兒,尊重幼兒,平等、公正對待幼兒。嚴禁體罰、變相體罰或諷刺漫罵挖苦幼兒,促進幼兒全面、主動、健康地發展。
2、為人師表,堪為人師。
模范遵守社會公德,作風正派,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注重身教。
3、尊重家長,廉潔從教。
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
4、團結協作,豁達大度。
謙虛謹慎、尊重同事,誠懇待人、豁達大度,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不議論、不傳播流言蜚語,說話要對人對己負責。
二、敬業篇:
1、愛崗敬業、依法執教。
熱愛幼教事業,熱愛幼兒園,盡職盡責,注意培養幼兒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認真備課上課,不敷衍塞責,不傳播有害幼兒身心健康的思想。
2、嚴謹治學、積極創新。
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刻苦鉆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
3、因材施教,注重實踐。
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重視發展幼兒的個性,開發幼兒的潛能,注重幼兒實踐及動手能力的培養。
4、終身學習,求善求真。
有意識地進行知識的更新和相應能力的提高。要以超前意識為基礎,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主動發展,形成獲取、處理、使用各種信息的能力,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三、禮儀篇:
1、儀表得體,舉止端莊。
上班時,穿戴整潔、大方,姿態端莊,舉止得體,不袒胸露背,濃莊艷抹,不戴過多的金銀飾品,不涂指甲油。
2、說話有禮,行動文明。
使用禮貌用語;園內必須使用普通話進行教學、發言、交談;接聽電話要注意規范化的禮貌用語,語言應運用得自然流利,要輕聲、簡短、語氣親切、溫和,切忌生硬、粗俗或不耐煩,要充分體現幼兒園的形象。與人發生爭執時,要冷靜有耐心,堅持以理服人,即使面對言語粗暴的人,也要表現出節制、有禮貌。
3、學會微笑,以禮待人。
園內遇到同事,應微笑點頭示意,遇到幼兒及家長要互致問候;遇到參觀視察來訪等外來人員,要以禮相待,正面相見時要微笑點頭示意,坐姿時如遇領導、客人詢問時要起立招呼,形成一種彬彬有禮、溫馨和諧的氛圍;接待家長和公事客人,要熱情有禮,起立迎送,體現本園教職工應有的姿態。
4、園內園外,注重修養。
參加會議、學習、講座、活動時,不遲到早退缺席,不隨意進出。必須進出時,需與主持人或有關領導打招呼,動作要輕,開會、聽講座時,必須隨帶筆記本進行摘記,報告、講座、發言或演出結束后,要熱情鼓掌。不準私自挪用公用物品和他人物品,嚴禁故意破壞或不負責任損壞公用物品和設備。借領財物要嚴格按規定辦理手續。禁止以散漫的儀容儀表參加各種會議活動和接待來園客人,自覺維護幼兒園公眾形象。
四、幼兒園一日活動組織要求:
(一)晨接活動組織:
1、主動向幼兒、家長問好,態度熱情親切。
2、認真觀察幼兒的精神面貌及情緒表情(臉色、皮膚、眼神等)有無異常現象,妥善處理好異常情況。
3、仔細觀察幼兒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如有攜帶,及時進行教育并妥善保管,并在下午離園時與家長做好交接。
4、做好藥物交接,準確掌握藥品劑量、服用時間、服用方式、服用注意事項。
5、有選擇的組織并指導值日生工作:如收拾整理活動區環境、整理圖書、照料自然角、報告本班缺勤小朋友等。
6、有計劃的組織晨間活動:準備好玩具、活動材料及體育活動器械,讓幼兒參加自己喜愛的各種活動。
7、上課教師要提前做好上課準備,新教師要做好配班工作以及學習。
(二)、戶外活動的組織:
1、戶外活動前,要根據主班教師的活動目標準備好活動器材。
2、根據幼兒情況,適當脫衣服,給幼兒塞好毛巾。
3、注意觀察每一位幼兒,注意活動器具的安全。
4、看好幼兒,要求幼兒按順序玩,不能擁擠和推打,追逐打跑。
5、幼兒在戶外活動中,教師人員要全神貫注,不得隨意離開幼兒。
6、注意戶外場地的安全,及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7、關心幼兒的衣服,情緒,對幼兒汗濕的衣服要及時更換。
8、控制好幼兒的活動量,如果是滿頭大汗活動量很大的幼兒要求停下來休息。
9、做好活動后的整理和安全防護工作。
(三)、早操的組織:
1、帶領幼兒排好隊走到位置。
2、注意觀察,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提醒幼兒做起來。
3、要求幼兒聽著音樂節奏做操,在做操的過程中,提示幼兒動作到位有精神。
4、適時的表揚做操認真的幼兒,給幼兒信心和勇氣,適當的獎勵。
5、對于特別不認真的幼兒,可以常識一些懲罰的方法,比如從新做一遍,或者跟著小班、托班弟弟妹妹做等,讓幼兒意識到不認真做操不行,還是要認真做的。
6、早操結束,整隊,提出走回去的要求,教師一前一后帶領孩子進入活動室。
(四)、盥洗的組織:
1、提醒幼兒有秩序進入盥洗室,要求不擁擠,教育幼兒便后沖凈,洗手。
2、關注班級中的幼兒,對不同的幼兒有不同的觀察指導的方法和要求。特別愛玩水的教師多看好,對不會洗手的幼兒,由老師幫助洗。
(五)、集體教學活動的組織:
1、配合主班教師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
2、注重配合主班教師的教學活動。
(六)、餐前活動組織:
1、進餐前15分鐘提醒幼兒結束活動,做好盥洗,準備進餐。
2、進行一些安靜的活動,如講故事,念兒歌、聽音樂等,穩定幼兒情緒,讓幼兒有一個良好的進餐環境。
3、一位老師組織活動,一個老師分發飯菜。
4、根據每餐食譜,向幼兒科學的介紹飯菜營養,激發幼兒進餐欲望。
(七)、午睡的組織:
1、組織幼兒安靜入寢,進行午檢,注意幼兒身體、情緒狀況,要求幼兒不帶異物上床。
2、提醒幼兒將自己的鞋子擺放整齊。
3、指導或幫助幼兒鋪好床被,有順序穿脫衣服,整齊擺放在指定位置上。
4、教給幼兒折衣服的方法,要求折整齊放在固定位置。
5、細心觀察幼兒午睡情況,對睡眠不安穩的幼兒要仔細觀察,發現不適及時處理,隨時巡查為幼兒蓋好被子,教給孩子正確的睡姿并注意糾正幼兒不良的睡眠習慣。
6、起床時候指導好幼兒。
7、幼兒起床離開睡眠室后整理床鋪及開窗通風。
(八)、游戲的組織:
1、創設豐富適宜的游戲區角,指導幼兒自制玩具,豐富游戲材料,保證充足的游戲時間。
2、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幼兒開展的游戲活動。必要時作好游戲記錄。
3、培養幼兒良好的游戲習慣,交往習慣和文明禮貌行為。在游戲中能遵守規則,與同伴合作、謙讓,分享,感受角色扮演的快樂。
4、指導幼兒分類收拾玩具,整理場地,培養初步的秩序感和責任感。
5、提醒幼兒正確運用玩具,注意安全保護。
(九)、離園活動的組織:
1、幫助幼兒整理儀表儀容,讓幼兒干凈、整潔、情緒愉快安全離園。
2、提醒幼兒檢查自帶物品和老師發放的通知等。
3、熱情接待家長,及時回復家長囑咐事宜,隨機和家長交流幼兒活動情況。
4、收拾整理教室,對缺勤幼兒進行電話聯系,及時了解情況,處理到位。
幼兒園舞蹈方案篇三
1、培養幼兒對音樂舞蹈的興趣和節奏感。
2、發展幼兒的感受力,記憶力,想象力和表現力。
3、能隨音樂協調地做形體動作,知道其名稱。
4、培養幼兒同伴友好相處,競爭,合作的個性。
課堂基本要求目標:規范形體課堂的理解及上課時各種站、坐姿。
練習隊形,站立姿勢。
:學習形體的常規要求。(時間與物品)第三周:
1、基礎訓練內容:列隊、坐姿、站姿、2、舞蹈組合內容:《波浪》
:訓練手臂各個關節的靈活性.
1.做"小波浪"時,要求手經抓握狀,指尖摸手心再手掌展開,手指上翹,雙手與腿部的距離拉開.
2.做"大波浪"時,眼要隨手.
1.基礎訓練內容:正壓腿、側壓腿2. 舞蹈組合內容:《吸跳步和敬禮》
:學會吸跳步,訓練上下身協調要領及注意點:
1."吸跳步"要求做到"吸腿"準確,挺胸,拔背,上下肢協調配合.
2.兩次行禮動作要注意姿態準確.
3.培養幼兒對老師和小朋友們講禮貌的習慣.
:訓練手腳的協調,踝關節的靈活.
:訓練前腿部的靈活要領及注意點:
1.前吸腿時腳尖點地.
2.抬腿和伸腿要腿直.繃腳.
1、基礎訓練內容:壓腿、勾繃腳練習2、舞蹈組合內容:《后吸腿》
目標:訓練后吸腿膝關節的靈活第八周:
1、基礎訓練內容:壓腿、勾繃腳練習、拉肩練習2、舞蹈組合內容:《手位》
:訓練幾個手位要領及注意點:
1.做手位時,一定要經過提壓腕.
2.注意手動眼隨.
1、基礎訓練內容:跪下腰2、舞蹈組合內容:《松肩》
訓練肩關節的靈活要領及注意點:
1.松肩的動作重拍向下.
2.踮腳時腳腕內側要靠攏.
1、基礎訓練內容:跪下腰2、舞蹈組合內容:《半蹲》
:膝控制蹲的方法第十一周:
1、基礎訓練內容:踮腳走2、舞蹈組合內容:踮腳走《小孔雀》
1、基礎訓練內容:大八字位,小八字位2、舞蹈組合內容:鴨走步十二月份--第十三周:
1、基礎訓練內容:跪地踢后腿2、舞蹈組合內容: 蹦跳步第十四周:
1、基礎訓練內容:跪地踢后腿2、舞蹈組合內容: 踏點步第十五周--第十六周:
1、基礎訓練內容:勾繃腳的基本練習、正壓腿、側壓腿、開胯練習2、舞蹈組合內容: 復習已學舞蹈組合一月份--第十七周-----第二十周:復習、匯報演出。
幼兒園舞蹈方案篇四
目標:
1、初步學會舞蹈,激發幼兒對跳舞的興趣。
2、能按音樂節拍做動作,初步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3、學習基本動作"踵趾步"。
準備:1、布置環境:小樹林2、老虎頭飾兩個,音樂《兩只老虎》。
活動指導:
一、幼兒學小鳥飛律動入室。
二、練聲曲:師生問好,要求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
三、復習歌曲:小兔與狼,要求有表情地演唱,并大膽表演。
四、幼兒學習舞蹈:兩只老虎1、欣賞音樂,學唱歌曲。
第二遍:幼兒整首跟唱歌曲
2、以情景"兩只老虎在樹林里跳舞"引出主題,激發幼兒興趣。
4、引導幼兒學習舞蹈、師:小朋友,老師跳得像不像啊?你們想不想也來學一學?那你們要先學會一腳的本領,先看老師做一遍。
(1)教師示范基本動作--踵趾步。
(2)幼兒練習,重點指導幼兒左腳腳跟點地,右腳膝蓋彎曲,上身挺直。
(3)教師清唱歌曲,引導幼兒完整跟跳舞蹈動作。
(4)幼兒聽音樂,有表情地完整跳一遍舞蹈。
(5)分弟弟妹妹請幼兒表演舞蹈。
(6)讓幼兒邀請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一起隨音樂舞蹈。
五、幼兒隨音樂開火車律動出室。
師:時間不早了,我們一起開火車把老虎送回家吧!
幼兒園舞蹈方案篇五
活動目標1、知道舞曲的名稱,初步感知舞曲優美、柔和的旋律。
2、會用優美的動作跟隨音樂表演。
活動準備讓幼兒熟悉少數民族瑤族,跳舞唱歌的場景圖片,配樂磁帶《瑤族舞曲》
活動過程一、欣賞樂曲,理解樂曲的內容,找出主要音樂形象。
1、小朋友,我們今天來聽一首好聽的曲子。(教師彈奏樂曲)。
2、剛才的曲子叫《瑤族舞曲》,好聽嗎?我們再聽一遍錄音,你一邊聽一邊想,音樂中告訴我們叔叔阿姨在干什么?聽完樂曲,讓幼兒說一說(叔叔阿姨在跳舞……)對幼兒的想象加以評價。
3、出示圖片(瑤族叔叔阿姨跳舞的場面,有長鼓,蘆笙,小河。樹,竹樓,晚霞……),再次引導幼兒邊看圖片邊聽音樂。
二、組織幼兒分段欣賞樂曲。
1、彈奏第一段,要求幼兒聽出音樂的速度是快還是慢。
提問:聽了這段音樂,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樣跳舞的(引導幼兒說:這段音樂很慢,叔叔阿姨在跳著優美的舞蹈)。
2、聽第二段音樂,要求幼兒講出音樂的快慢。
聽了這段音樂,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樣跳舞的(引導幼兒說:叔叔阿姨跳得很快,因為這段音樂是快的)。
3、讓幼兒聽第三段音樂,以同樣的要求讓幼兒邊欣賞邊想象,這時叔叔阿姨干什么?
4、在分段欣賞的基礎上再讓幼兒完整欣賞一遍樂曲,教師可配上語言(可以事先準備好的,也可以是加上幼兒想象講述的內容,教師即興組織的)。如第一段音樂可配上:"在風景優美的瑤族寨,住著許多勤勞的叔叔阿姨,這天,晚霞映紅了天邊,他們結束了一天愉快的勞動,來到了小河邊,唱著動聽的歌,跳著優美的舞"。第二段音樂可配上:"聽,他們越唱越歡樂,瞧,他們越唱越有勁,啊,他們在唱歌歌唱我們的生活多美好。
三、引導幼兒在欣賞樂曲過程中熟悉它的結構。
1、要求幼兒反復欣賞音樂,開始的速度怎樣?中間的速度怎樣?最后的速度怎樣?
2、引導幼兒欣賞第三段音樂和哪一段音樂一樣?通過不斷欣賞,讓幼兒知道舞曲是(aba)三段體的結構形式。
四、欣賞、學習鈴鼓舞,體驗舞曲的優美、柔和。
1、欣賞老師的表演。(老師自編)2、幼兒徒手模仿老師的動作,用身體和手臂表現樂曲的柔美。
3、幼兒持鈴鼓隨音樂練習,進一步體驗樂曲的優美、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