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分數乘法北師大版教案篇一
1、每節課的內容不易過多,不能貪多,貪多嚼不爛,學生不易一下全掌握。要分的稍微細致一些,以便學生理解掌握,也有利于知識的擴展與深化。
2、分數乘法中: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本冊中的中心,是重點。本冊所有數與代數教學內容都是圍繞著這一中心展開的。
3、由于我沒有經驗,以至于在教學中沒有強化分率與數量的一一對應關系。在后來的混合計算這一章中進行應用題教學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
針對以上失誤,在今后教學中要補充的內容是:
1、讓學生用畫圖的方式強化理解一個分數的`幾分之幾用乘法計算。
2、強化分率與數量的一一對應關系。
3、幫助學生理解“一個數的幾分之幾”與“一個數占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不同。
4、利用分數化單位,如:2/5時=()分1/5噸=()千克
分數乘法北師大版教案篇二
教學就是一個摸索的過程,年輕人有朝氣但缺經驗,老教師有經驗但缺熱情。雖然教了幾次六年級對于很多內容的教法卻一直沒有定型也不能定型。
原來對于分數乘法只是從做法上進行教學師生都感覺很簡單,一般第一單元測試基礎差、思維差的同學也能考到90多分,所以為了節約時間,讓學生不只是乘,而把乘法這個單元一帶而過,和分數除法一起學習,在對比中讓學生明白道理,選擇做法。但綜合到一起學習,學生剛開始也是錯誤百出,只能機械地告訴學生單位1已知用乘法,單位1未知用除法,加上學生約分出現約分不徹底,成了一鍋漿糊慢慢理。不過,這樣好像也能比進度慢的老師成績好一點,但對于基礎特差的學生似乎有點殘酷。
我決定在分數乘法這一單元讓學生徹底明白道理,深入每位學生心里,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于是在學新課之前,我先對五年級的公因數、公倍數問題進行復習,發現這個難點依然值得深入復習,學生對互質數等基本概念都忘了,特殊數的最大公因數更是錯誤百出。深入對約分環節打好基礎,也為整個小學階段的復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然后讓學生應用中多說道理,同桌互為老師講一講道理,避免學生理解表面化,真正理解了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分數乘分數讓學生折一折、涂一涂,操作中自然理解更深入,學習更有興趣。雖然多耗點時間,但這樣學習才能真正面向全體,基礎更扎實,后續學習更高效而有興趣。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說著容易,但體現在教學的`每一步并不容易。
分數乘法北師大版教案篇三
分數乘法是在前面學生掌握了整數乘法、分數加減法、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1明晰分數乘法的意義。分數乘法包含兩種情況:一種是分數乘整數,另一種是分數乘分數。在教學分數乘整數的意義中又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分數乘整數;二是整數乘分數。雖然它們的計算方法相同,但是表示的意義卻不相同。學生非常容易在此處出現意義上的模糊。例如:2/3×4表示4個2/3是多少,而4×2/3表示4的2/3是多少。教學分數乘分數的意義時,學生出錯較少,能夠清晰的表示出分數乘分數的意義。
2明確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在教學中,對于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要讓學生明確分數的分子與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而對于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要讓學生明確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在計算中先約分,再計算,會使計算變得簡便。
1學生在計算分數乘整數時,還是有個別同學把整數和分子約分計算,還有的出現先計算,再約分,容易出現約分后的分數不是最簡分數。
2在計算小數乘分數時,學生容易出現小數與分母約分后得整數的現象。
3在簡便方法計算時,學生容易出現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計算的錯誤。特別是形如2/9—2/9×7/16這樣的題目,學生往往不知道是應該應用乘法分配律來進行計算。
1強調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特別是整數必須要與分母約分。
2強化練習形如2/9—2/9×7/16這樣的題目,避免學生在此題目上出錯。
分數乘法北師大版教案篇四
分數乘法這一單元內容包括: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以及分數乘法的應用。內容不僅多并且較抽象,學生理解較難。
分數乘法的意義在整數乘法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拓展和延伸。特別是對一個數乘分數的理解上是這一單元的重點和難點。利用圖形使抽象的問題直觀化,在本單元教學中就顯得重要了。
回顧分數乘法這一單元教學的備課時一直被如何處理分數乘法意義所困惑。后來一想,如果從數學應用的角度來看,學生只要能從具體的實際問題中判斷兩個數據之間存在相乘的關系就可以了,而這個相乘的關系在本單元有了新的拓展,即“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在教學分數和整數相乘時,根據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引導學生回憶復習整理整數乘法的意義和同分母分數的加法的計算法則。另外科學的學習方法,能提高學習效率,能使學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發揮。
在教學分數和整數相乘的計算法則時,我指導學生從讀一讀,說一說,練一練,想一想,議一議五個方面入手,例如:教學3/10×5,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要求5個3/10相加的和,也就是求3/10+3/103/10+3/10+3/10是多少,并聯系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得出3+3+3+3+3/10,然后讓學生分析分子部分5個3連加就是3×5,并算出結果,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計算過程,特別是3/10×5與5×3/10之間的聯系,從而理解為什么“同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接著讓學生自己嘗試練一練6×3/10,然后進行集體交流,看一看能不能在相乘之前的哪一步先約分,比一比在什么時候約分計算可以簡便一些,從而明白為了簡便,能約分的先約分。
在數量關系的理解時,緊緊依托于圖像的直觀性,這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圖形與數量的結合。變抽象為直觀,用直觀的圖示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文字表述,再逐步使學生脫離直觀上升到抽象語句的規律性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學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時,就要引導學生用圖示的方式方法理解把一個數平均分成了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反之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直接用乘法來列式即可。同時引導學生直觀的感知到了積小于被乘數的道理。下一步教學計算時更是要借助圖示來幫助理解等于幾的道理。用圖形表征讓學生充分觀察理解分數乘分數的這一比較復雜的計算過程。引導歸納得到一個規律性的結論:分子相乘做積的分子,分母相乘做積的分母,能約分的要先約分才比較簡便。
在分數乘法的應用時,主要是用畫線段圖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建立數量與分數之間的對應關系。進一步使學生理解和明確分數乘法的應用就是對分數乘法意義的拓展和深化。
數學的理解是離不開圖形的輔助的。圖形和數量是數學學習的一對相互依附的對象。要學好數學就要教師幫助學生建立用一定的符號、圖形來翻譯抽象的數學內涵,變深邃為簡約,更有利于學生的深刻理解和掌握,為進一步的學習數學知識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吧。
在教學《分數乘法》時,我重點讓學生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堅持每天進行口算訓練。對于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能聯系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進行教學,注重加強分析題目的數量關系,明確把誰看作單位"1",但也忽略了單位化聚的方法復習以及一些重點評講。以后應從以下幾點來加強日常教學。
1、在教學中多進行題組訓練,突破難點,讓學生充分感知提煉方法。
2、教學中要注意用線段圖表示題目的條件和問題,這有利于學生弄清以誰為標準,讓學生用畫圖的方式強化理解一個分數的幾分之幾用乘法計算。
3、幫助學生理解"一個數的幾分之幾"與"一個數占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不同。
4、加強單位化聚方法的復習,如時=( )分 噸=( )千克。
通過努力結合現實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練習計算是比較單調和枯燥的,為了避免單純的機械計算,將計算學習與解決問題有機結合。創設學生喜歡的實際情境,引導學生根據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列出算式。學生很容易結合整數乘法的意義,列出乘法算式。這樣處理,既有利于學生主動地把整數乘法的意義推廣到分數中來,即分數和整數相乘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又可以啟發學生用加法算出3/10×5的結果。
總之,在上數學課時盡量地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學會轉變為會學,真正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
分數乘法北師大版教案篇五
教學了《分數乘法(一)》。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及算理、算法。與本課相聯系的學生的學習起點是整數、小數乘法的意義,算理與算法。分數加減法的算理算法。我在復習鋪墊環節,抓住了“分數”、“乘法”兩個關鍵字。在備課時,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思考:第一,分數乘法的算理、算法基礎是分數加減法;第二,因為是乘法所以又涉及到乘法的意義。因此在教學時,我對分數的加減法進行了深入復習,對乘法的.意義也進行了強調。由此,再遷移出分數乘法,學生覺得很輕松。
另外,許多同學在預習時已經會算,即已經通過自學知道算法是什么,但這僅是限于機械地記憶,沒有理解其背后的本質。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認為教師可以結合畫圖,幫助學生數形結合去理解乘法的意義和算法。算理和算法在本課中,我認為已經渾然一體,不需分割。在解釋算理的過程中,學生即總結出了算法。
分數乘法北師大版教案篇六
分數乘法一單元已經學完,我們往往感覺學生學的很好。應用分數乘法的意義去解決問題,也能列出算式。其實不然,當我們學學完第二單元分數除法時,我們就會驚奇的發現,原來事情不是這樣的。學生不知道是列方程還是直接去乘分數。學生往往難于判斷究竟把那個數量作為去乘還是去除以幾分之幾。于是乎,我們的教學就又陷入了癱瘓。富有經驗的老師在多次嘗試失敗以后,在此處,都既無可奈何又順理成章的選擇了五步走的方法。即:一,判斷單位一;二,畫圖;三,寫出數量關系式;四,判斷單位一已知還是未知;五,已知直接乘未知用方程。教參71頁提出現在采用方程解,化難為易,思路比較統一。所以,五步強調方程先入為主。其實不然,學生由于目前接觸到的都事用算術方法比較簡單的,所以方程的優越性不是很明顯,學生還是選擇算數方法的比較多。我沒有過多的統一。而是任其自由選擇。
我重點思考的在于新教材與老教材先比,本部分知識簡化了那么多內容,為什么還是學起來很費勁呢?我想,我們的新課改目的是好的,素質教育是好的但是,我們每個人從小接受的教育不都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嗎?什么時候我們都不能認為減少數學知識容量就是素質教育了。反而,正是因為減少了鍛煉的機會和次數,我們學生的某些數學功能正在退化。我們都明白,只有加強鍛煉,我們的身體才能更強壯。數學能力也是如此。